banner
slowy

Slowy的小窝

编程,生活「只有不断地发牢骚」

第一篇xlog博客

獻祭自己舊時代最後的Blog

當然我在扯淡,後面想到啥再更啥

舊壞日子#

寫博客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尤其對我這種(語)文(學)盲來說。

自讀書以來,我從沒有認真地用文字記錄過什麼東西 —— 年輕的時候我總是覺得筆記是一種沒有意義的東西,如果有什麼知識點需要用記錄後再查閱,那不如現在就在腦海裡先把它記住,理解透徹後自然也就不再需要記筆記了。

現在看來,「懶得動筆」的習慣給我帶來了非常多的麻煩:語言組織能力的匱乏讓我在學習和工作上都飽受折磨(當然,也包括寫這一篇博客);天真地以為自己能對抗遺忘曲線,多年來學到的知識從來沒有做過整理,現在即使想重新撿回來也早已無跡可尋;甚至連寫技術文檔,我都沒辦法寫出條理清晰、語句通順的片段,編湊出來的文字甚至還比不上現在 AI 生成的例子。

決定從現在開始,重寫博客,也算是面對現在重度焦慮自己的最後一絲掙扎吧。

最早在高中就開始寫博客了:一方面只是單純地折騰,當時 GitHub Pages 剛興起,ruby 還是 web 主流,自己也是趁手把 jekyll 給搭了起來;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記錄自己中學打 OI 時的做題心得。當然這些 Blog 還是毫無意外地幾乎沒有更新過,記錄什麼的老早就弄丟了,唯一現存的最後的 Blog,也只有不過幾個「TODO」的標記罷了。

未完待續?從未開始!
TODO-os-learning

工作了一年多,現在發現自己不但能力跟不上,身體也開始各種出問題,後者又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力和記憶力,甚至連上班的時候我都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失眠、焦慮、胸悶、頭暈……

比去年又長了一段的體檢報告,
health-check

報復性熬夜與嚴重不足的睡眠
image

2024 的吐槽,不曾想 2025 的開頭竟比去年一年都糟糕
image

為什麼 xLog#

  • Markdown:雖然沒有太好(並不統一的規範 & 插件),但也比富文本要好些
  • Git 管理:乍一看很方便,但博客大都按時間線更新,我的產出量也達不到需要用 git 管理的程度,對我不是必須甚至不是可選
  • 靜態服務:更新動力更少了,每次寫文章還得在裝好 Git 和 Hugo 的電腦上,而且對圖片等二進制文件並不友好

對 Geek 文化的熱情褪去之後,我才開始認清自己的需求:對我來說,一個完整的 CMS 服務,自帶管理後台和編輯器的 Blogger 才是最趁手的工具;Low-Density 的 UI 設計,能讓我更專注地去閱讀內容。接觸到 xlog,我發現這就是我想要的 Blogger—— 舒適的默認設計,合理的文字間隔,沒有各種奇奇怪怪的牛皮癣廣告,有限不複雜的自定義設計(一股 Apple 的味道)。

未來?#

  • 被焦慮所困擾,目前對未來還沒有太多的願景,不過意外地發現自己很貪心和佔有欲很強?
  • 手搓一個屬於自己的 NES 模擬器?
  • 熬過 2025 的 Debt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